找到相关内容291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心灵的智慧---不假外求

    解决,自己的答案自己回答,自己解放自己,自己改造自己,自己体悟自己。这就是“如实知见”,“自性自度”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4769419.html
  • 观于《佛法修正心要》之微言(仅就于“修证”而略述)

    智:色空 不二 不异 不尽。法华云“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:无有生死若退若出。亦无在世及灭度者。非实非虚,非如非异。不如三界 见于三界。如斯之事,如来佛眼明见,无有错谬,以诸众生有种种性,种种欲,种种行...无上大涅槃(涅槃妙心),圆明般若照。从来真是妄,今日妄皆真。但复本时性:性德金光明 诸法实相印:更无一法新。岩微言:五蕴“灵山古佛堂”。毗卢昼夜放金光。能于目前如实见。真源觉海遍十方。清净心常如。湛然...

    沈仁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83270726.html
  • 南传佛教的菩萨道思想

    本生中,那些婆罗门并不因为得到了王子的布施而证悟涅盘。 (以上参阅帕奥禅师《菩提资粮》、《如实知见》,台湾《佛光大辞典》、正果法师《佛教基本知识》、圣严法师《戒律学纲要》等,及北传相关经典) 虽然...

    林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276938.html
  • 孔子与佛陀教育思想的比较

    圆满,如实知见一切法的性相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大圣者。本文之佛陀指的是世尊释迦牟尼佛。   释迦世尊原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,他姓瞿昙(即释迦),名悉达多,父母是净饭王和摩耶夫人。他出生于公元前...。所谓四谛者,即:苦圣谛、苦集圣谛、苦灭圣谛、苦灭道圣谛四种正确无误之真理。《中论疏》说:“四谛是迷悟之本,迷则六道纷然,悟之则有三乘贤圣。”也就是说,若能如实知见四谛,便是圣者,因此称为“四圣谛”。...

    体恒

    |孔子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22432819463.html
  • 生与死——佛教轮回说(二)

    自心,便会导致面色不佳,身体枯瘦;若生纯净的善心,深信因果,具有正信,得如实知见诸般事理的智慧,则能使心欢意悦,身体轻快,面容和悦。“以有苦、乐因缘故,有善、不善,今定有善、不善故,当知必有后世。”善...四谛”、“十二因缘”,便是通过如此观察而创立。从佛法看来,众生的生命现象,与其它一切现象一样,其可由理性观察到的实际状况,便是缘起——是依一定因果而生灭相续的活动过程。超出生死之道不在于他,就在于从如实...

    陈兵教授

    |轮回|生与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08352721533.html
  • 佛陀的启示

    得道、知道,深入实相,尽祛疑惑,意志坚定,不复动摇。”“以正智慧如实知见。”﹝注二十六﹞谈到他自己的悟道时,佛说:“眼睛生出来了,知识生出来了,智慧生出来了,善巧生出来了,光明生出来了。”﹝注二十七﹞...第三六九页。十八:参阅《入楞伽经》第二零零页“摩诃摩帝啊!涅槃就是如实知见一切事物。”十九:龙树很明白地说过:“生死不异涅槃,涅槃不异生死。”见蒲桑编中论释第廿五  章第十九节。二十:请记住在九无为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12554527525.html
  • 心识净化的进程及净心的妙用

    真实的正见,清除了不如实知见的迷昧心。   四向四果之第一须陀洹向(初果向),意译“预流向”,谓趋向于进入圣者之流。《俱舍论》卷二三:“诸无漏道总名为流,初预此流...初步修习。四念处(住)是以佛法的正见如实观察身、受、心、法,被认为是可以总摄佛法的纲领,《在阿含》第607经中,佛称四念处为能净化诸众生令息灭忧悲苦恼、得如实法的“一乘道”。...

    陈兵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2740052.html
  • 佛法的人间性与现实性

    ldquo;法相”──意境法★(4)─是最广义的佛法,不具慧眼的愚痴者,难于如实知见;(5)   “佛”所开示的“法语、法义”──文义法★──是...众生的方式吾人如果对“佛陀教化的方式”(18) 加以了解︰从佛之“ (1) 法说”如实知, 则得“法饶益”; 从佛之&ldquo...

    杨郁文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1940119.html
  • 论印度佛教心性论的形成、发展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

    段,大意是:“心性本净,为客尘染。凡夫未闻故,不如实知,亦无修心。”“心性本净,离客尘垢,圣人闻知,如实知见,亦有修心。”这样几段材料互参,大致可以看出上座部心性说的面目。他们在此回答了两个问题: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3540139.html
  • 情到深处人孤独(一)

    借酒浇愁的痴人了。  但是,这种知道和懂得,必须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地如实知见。不是单凭听见他人说说,或者背几句‘人生无常’的句子便算数了。所谓如实知见,就是所知道的要像‘看见’真实的情况那样。必须做到心细...转变’,但不是一种‘宿命’。所以,无常是自然的、正常的现象,不是无可奈何的。  第一篇 认识无常  第一章 如实观察无常  ⊙一切万物无常存者,此是如来末后所说。  —长阿含  ‘这世间的一切事物...

    黄威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5240239.html